墙绘艺术的实用性及在基层建筑中的应用发表时间:2021-08-03 16:04 本文以墙绘艺术在基层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研究为主要出发点,分析墙绘的实用性以及使用墙绘艺术的意义,挖掘墙绘艺术的多样性。基层文化建设是当前的一个重点,文化建设对于建设美丽城镇、提高百姓的生活质量、改善地域生活环境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基层建筑中的墙绘艺术应用研究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画面布局设计、内容分类、色彩搭配;根据实际情况出发,立足于本土创作打造专属地域的特色墙绘,使大众不仅仅只停留在本能层次上对画面的直观感受,而是在欣赏的同时关注到墙绘的实用性,使墙绘艺术能够作为推动城镇建设中一股隐形力量。 一、墙绘艺术的实用性 墙绘艺术也称为墙体彩绘艺术,顾名思义就是在墙面上进行创作绘画,脱离纸质绘本的一种全新的涂鸦艺术表现形式。近年来墙绘在各个方面被大量运用,主要起到装饰、美化的作用,它突破了传统白墙板墙的装饰观念,塑造出了独特的生态环境空间,使枯燥无味的墙面变得具有艺术性、趣味性、生动性,将人们内心对生活的美好期望诠释在墙面上,使整个墙面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趣味性,深受大众的喜爱,成为一种时尚。而且墙绘不受空间和尺寸限制,可根据墙面的规格或是要求进行创意绘制,具有很强的场景适应能力,也是现在市场广告喷绘或其他载体无法达到的。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观念逐渐深入人心,节能环保的装饰理念被人深刻理解与实际运用。在日常生活中墙面大多采用墙纸作为装饰材料,但墙纸中含有甲醛等物质会影响人体健康,而且时间久了墙纸的颜色也会不同程度的掉色、发黄等,受潮时还会起皮、翘边,会影响整体的美观性,但如果撕掉重贴不仅费时、费钱,在一定程度上还污染了环境。而墙绘材料是以丙烯颜料为主,不会含有甲醛等有毒物质,对人身体没有任何伤害,与其它装饰材料相比,墙绘的制作简单、所花费用较少、保存时间较久、不易受损也不会像墙纸一样容易变色变形等。 墙绘艺术的运用很好的展现了现代环保节能的设计理念,将生活和艺术完美融合在一起。与其它传统装饰相比,它采用了具有创意的装饰方式,用画笔绘制出人们喜欢的图案或线条,加入各种不同的元素,同时人们可以按照自身喜欢的颜色对图案进行搭配,风格变换多样。而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态环境空间的设计要求也不断加强,墙绘不仅能装饰城市、美化地域环境,还为地区添加了独特的艺术魅力。将每个地方的特色通过画笔绘制出来,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当今社会积极进取的文化精神,对于推动城市、地域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二、基层建筑中使用墙绘艺术的意义 近年来,社会文化建设的范围在不断的扩大,各地区的面貌也随之而变。现代墙绘艺术的兴起,除了物质文化生活之外,也是与我国倡导建设美丽基层有息息相关的联系。自 2004 年以来,中央制订了有关于推动我国三农工作的一系列文件,以及第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有关《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都明确的指出基层建设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中之重。由此可以说明,如果基层的经济、百姓的生活水平、地区的面貌等没有很大的改变,因此在国家政策的带领下,社会更加关注我国的基层建设等各方面的内容,其中文化建设为重点项目。 目前我国大量的建筑师、设计师、地域建设者等都加入到了地区的文化建设当中,墙绘作为展现当代基层生活和时代文化进步的载体,成为基层景观建设宣传的一大特色。而墙绘艺术与基层文化建设相结合无疑是一个新的探索。基层建设的墙绘艺术是指在各地区白墙或是统一的围墙上利用丙烯等材料进行图案的绘制,抛弃了原先黑瓦白墙、张贴大广告的形式。墙绘的融入不仅提高了地区的整体形象,更可以在广大地区宣传党的政策方针、传递社会正能量、传播精神文明,树立社会主义新风尚体现其价值,提升基层的文化气息。在改善地区面貌的同时提高当地群众整体的素质修养,让最终作品能够达到教育、启迪的作用,引导人们在欣赏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受到感染、陶冶情操、修身养性,形成一种良好的风气;让部分地区的发展与时俱进,弘扬文明乡风,进一步丰富基层文化内涵,激发广大群众共同建设美好社会的热情。 而墙绘的图案设计都需要站在大众的角度思考以及根据当地文化特色进行绘制,运用鲜艳的色彩、夸张的人物造型将大众丰富的日常生活表现在画面上。在画墙绘之前,画师必须要考虑到当地地区的文化底蕴,通过宣传地域的人文历史、发展历程,增强当地百姓的自豪感,也使得大众在初次看到墙绘时,能够深切的感受到其布局设计、绘画题材和色彩设计等方面给其带来的舒适感。在对各个图案进一步欣赏中通过自己的感受体验,感知到墙绘艺术在基层建设的美观性及实用性等,使其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更好地促进发展,宣扬各地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使墙绘的艺术价值发挥到最大化。打造美丽基层,助力部分地区脱贫攻坚。因为墙绘文化对于一些发展旅游业的城镇来说不仅可以达到美化效果、改善部分地区面貌的效果,更是能够起到很强的宣传作用,成为当地的一大宣传特色。吸引外来的游客,提高游客的人流量,带动相关经济产业链,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实现文化墙的经济效益。在欣赏的同时,学习社会主义文化,提高游客及当地群众的精神文明建设,引领基层建设文明新风尚,为部分地区建设开辟一条新的道路。 三、基层建筑中墙绘艺术的应用研究 在《中国共产党马鞍山市第九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决议》上提出的,努力把马鞍山打造成为宜业宜居宜游的“生态福地、智造名城”城市定位,表明对于建设美好城镇的希望越发迫切。将绘画艺术运用其中,无疑不是一个新的创新点,可以根据地区发展的节点,进行一系列的墙绘规划,从收集地形地貌开始,了解当地风俗文化,制作一系列的效果图,立足于本土创作,使基层文明与当地自身历史故事相结合打造出一套具有区域特色的墙绘。摒弃过时陈旧的标语广告,运用历史故事与丰富的色彩搭配使呈现出的内容更加精彩,顺应时代的发展,充满创意;让墙绘与周边环境、民风民俗、百姓生活相融合,让大众从墙绘中找回之前的历史记忆。这些历史记忆可以让当地百姓及后代记住这一路走过来的痕迹,将这份历史传承下去,使原本枯燥无味的白墙生动起来,更好地达到宣传效果,带动相关旅游事业的发展,实现文化墙的经济效益。 (一)画面布局设计 中国绘画产生时,“布局”问题就应运而生,如影随形,所以构图是绘画的重点,而墙绘最主要的也是布局的设计,大众最先关注的是墙面上的文字以及图案部分。而画面的宾主、虚实、浓淡、疏密等关系也是一幅好的绘画作品必不可少的要素,它们之间相辅相成,具有密切的联系,与传统的壁画不同,墙绘不会事先保留设计好的空间而是要挑选出符合特征的空白墙,使最终的作品能够与环境相统一;布局也要适合整面墙,好的布局设计可以吸引大众的目光,得到大众的喜爱,同时可以吸引更多的人来观赏,提高游客的人流量,带动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因此墙绘的画面布局设计在整体绘画中占据重要地位,混乱的布局不仅会让人失去观看的兴趣,更会使墙面变得杂乱无章,反而起到宣传的反作用。 实际画面中可以将文字与图案结合的方式呈现出来,画面有主次之分,将主体人物相较于其它物体突显出来,人物因画面大小不同、所占比例不同,身形有大有小。如人们劳作的场景位于画面最突出的位置,而牛耕作的场景次之,画面人物姿态可以丰富生动些,衣纹抑扬起伏。可以在人物后方绘有风景,让画面展现出了当地地貌,山、树并存的场景,以山为主,树为宾,突出当地特色,让背景与人物充斥画面,层次关系清晰、主题明确、内容丰富、布局简约。 (二)内容分类 城镇建设中的墙绘题材内容丰富,以大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绘图为主要内容,可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地发展历史、家训、特色产业等内容绘制在墙面上,让一面面枯燥无味的白墙变得美观而又生动。还可以以当地民风民俗为主要题材,根据地区长久的历史发展情况及表现日常生活场景而进行唯一定制。 例如,根据当地地形图貌,标注各地区的位置与名称,用颜色与文字划分地区主要种植的农作物,如小麦用中黄标记并辅以小麦外观造型,玉米用黄色代替并辅以玉米外观造型,罗列地区部分农作物及水产等。还可以通过画面并用文字概述地区几年来的演变过程,根据当地历史题材绘制村中百姓劳作等场景,反映出当地的民俗民风以及美食特色。如果地区涉及到旅游业,画面中还可以画有前来品尝美食的游客与当地百姓互动的场景,体现当地百姓的热情好客,让当地美食与美景相融,反映出当地百姓的辛勤劳作,生活幸福美满。总之,要将基层建设中的墙绘艺术与当地实际情况相融合,既要注意到实用性也要注意到美观性,做到“一区一特色,一墙一风景”。 (三)色彩搭配 墙绘不只是一种绘画艺术,更是一种空间与设计、色彩搭配的学问。色彩的搭配是设计的主要因素之一,因为色彩明暗、对比、强弱的不同都会给人们带来不同的视觉冲击。我们本身就生活在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中,每个人对于色彩的感知也是不同的,色彩能够对人产生刺激,如黄色会给人带来光明、耀眼的视觉感受,使人产生愉快、富有活力的情感;绿色给人新鲜、朝气、向上、生机勃勃的视觉感受,绿色是环保的象征,会让人产生友善、青春、和平的情感,因此,不同的颜色给人的视觉感受和心理暗示也是不同的。墙绘艺术不仅仅只是依靠绘画艺术来装饰,还要考虑到色彩和画面整体是否协调,让人看了是否感觉舒适,能否让人看了画而产生相应的心理感受及思考。色彩的搭配错综复杂、千变万化,我们不可能只使用一种色调绘制画面,一幅画面的色彩常是以多种形式构成,色彩的力量是巨大的,它可以赋予人类蓬勃的朝气,展现出热情与活力。 墙绘设计中多采用鲜艳的色彩搭配,颜色主要采用偏亮的绿色、青色、黄色、红色等,给人以强烈、鲜艳之感。如劳作的场景主要以黄色、橙色、红色为主,展现出当地百姓在麦田里忙绿的场景,整个画面都笼罩在暖黄色的色调之中,让人有温馨、和谐的视觉效应;但如果将整个画面色彩搭配以绿色、蓝色、灰色等冷色调,那么给人的视觉感受则变得阴暗、苍凉。由此可见,不同色彩的搭配会展现出不同的画面效果。因此,色彩搭配应整体突出当地景色及特色,颜色搭配大胆丰富,图形醒目鲜艳,吸引大众眼球。 四、总结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社会经济也在不断地提高,各种时尚潮流席卷而来,科技、文化、艺术也有着很好的发展趋势。顺应着新时代的发展,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墙绘的辉煌时期指日可待。墙绘与基层建设的结合,无疑不是一个完美的结合,一方面推动基层文明的建设,提升部分地区的文化发展内涵;另一方面达到墙绘的宣传效果,让更多的人去了解墙绘中的艺术魅力所在。在进行基层建设中墙绘艺术研究的时候,注重图形与文字相结合的美观性的同时也要注重实用性,使大众满意的同时也达到宣传作用,带动一定的经济效益,基层建筑与墙绘两者才能得到更好地发展。作者:胡婧娴,王来笑 |